close
作者:李家同 出版社:聯經出版公司
這本書分為上、下輯,
上輯是由許多個小故事所組成,而每個小故事中都隱含著一個道理;
下輯則為李家同教授對於現今時事、教育的看法。
李教授的文筆不錯,寫得也很淺顯易懂,是一本很適合親子共讀的書。
在上輯中,沒有教條式的說項,只有故事的描述;
當我們沈浸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時,才發現教授在跟我們分享一些心得感想。
例如:六十八這個故事,老楊是一位很成功的銀行首席分析師;
因為工作關係,他習慣於去觀察四周,
有一回他注意到一個小乞丐行乞,平均要六十八次以後才會有一次成功。
他發現當乞丐的痛苦不在於飢餓,而是毫無尊嚴可言。
從此他改變了幫助人的態度,這種想法來自於一個數字:六十八。
另一個我不知道故事,則是說二個學生的求學過程及態度,
在互相比較下,得知了:對於學問,對於知識,要懂得謙虛。
一位資優生或著一位教授在人前說:我不知道,並不可恥,
正因為不知道,反而會更深入去探討問題的所在。
法國菜單則是說教授的中學數學老師,採用因材施教的方式,
使得全班沒有一位同學對數學感到恐懼。
而方式就是不同程度的學生寫不同難易度的測驗卷,
這答案卻是在數十年後的同學餐會所揭曉。
:
:
:
下輯則是時事和教育的看法,也許是因為我的孩子也正在讀國中吧!
對於李教授說的教育方式,我非常的認同。
也就是採取能力分班,這不禁對學生而言是好事,
對於老師的教學上,也容易了許多。
但這有許多都是教育部所該要負責的,只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部都在做些什麼呢?
全站熱搜